生活可以很知识,知识可以很有趣 短文摘






【墨痕尬聊】买30页送160页的书

~ 分享本文 ~


【一抹墨痕专栏】
全部文章
不跟风,不腥膻色,不洒狗血。
只讲有温度的东西~
關注臉書:一抹墨痕


看看这本书,作者是日本人,整本书190页里头,泥TM只有30页是讲如何运动,其他都在吹嘘效果有多好...。
(当然这不代表书里的运动没有用,事实上算有效果,只是讲了太多塞页数的内容)

说到这,刚好来谈不同国家文化,书籍内容形式的差异。
好吧,或许我应该把主题侷限在“工具书”与“学问”类别,并且只是大略状况,墨痕不敢说是绝对就是。

日本

日本人出的书,偏重“要能在捷运上看”,常以一篇篇短文的方式来呈现,方便读者在捷运小空挡阅读。

因为每篇都不长,书的作者也喜欢用工作空挡来写,最后集成书籍。所以热门作者一年可以这样出十几本书,大前研一自己都说,他以这模式在出书。

尤其是管理学,之前墨痕就有写文提到,畅销作家决定好主题与架构之后,就会“收集”内容。但一个人哪有这么多东西可以挖,常就参考其他书的内容或旁人的经验,或避重就轻,或写成是自己的经验,很多时候根本他自己就不是这样做。

诸如此类的原因,这种出版模式,常导致一本书真正重点只有少部分,其他明显是为了加厚书本页数而已。

欧美

欧美喜欢出“架构完整”的书,也许是科学精神的文化,书籍超爱引用别人的话或理论,主题会用完整架构撰写,图表不会少,书尾也会详列参考书目。

并且,台湾跟日本的作者通常认为读者会举一反三,语句较精简。但欧美的书,除了钜细弥遗地描述,还会举出所有例子与事件可能性。

缺点就是,一言不合就写成大部头,落落长的书,一本书可以嗑很久。但这缺点同时又是优点,可以把主题讲的非常详尽,当工具参考书很好用。

台湾

至于台湾人出书嘛,嗯...就介于中间吧。

毕竟受限于市场因素,我们不流行在捷运上看书,不用写短篇,我们也不写太多废话,因为写太厚的书不好卖。

如何使用

各国出书文化各有擅长,没有绝对好坏。你可以按照习惯来买书,墨痕我想理解新领域的学问(坑),或学习新的程式语言时,一开始我会买台湾的书,来快速入门。但进阶后,我会偏好买欧美翻译的书,可以学更深入并且当工具书。

至于日本的书,咳咳,墨痕现在很少在买,因为管理学类的书看到后来觉得讲干话居多。真的有兴趣,在诚品站着翻翻重点就好。





來看看【乾話集】!



更多【一抹墨痕】的文章
● 【每日一话 66】从三国无双谈App除错
● 【每日一话 23】第九分局

更多【顽心号】的文章
● 或能快速累积工作年资的科学研究
● TED 分享:职场恋情常见的七个问题

推荐您看
● 思觉失调症及妄想性疾患
● 用唐凤的番茄钟“生时间”
● 【每日一话 50】熟悉的霹雳最对味?传统武侠 VS 奇幻武侠


友站:单字卡文章




生活可以很知识,知识可以很有趣